根據入境事務處的統計,截至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,在本港居住、適齡接 受基礎教育(即年齡介乎6至15歲) 的南亞族裔兒童,約有5 000人。但是, 部分南亞族裔兒童初時未必能夠適應本港的教育制度。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所得,本港有4.1萬人是由南亞地區的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尼泊爾等來港,絕大部分在港居留。香港融樂會為本港少數族裔爭取平等權益,批評政府忽略照顧這批少數族裔人士,因此要求政府立法保障他們免受歧視。

融樂會主席王惠芬指出,雖然他們的數學邏輯較佳,但因語言障礙,令他們無法發揮所長,故他們的學業成績較差。根據政府數據所得,尼泊爾人在港懂得講普通話、廣東話及英語的流利程度及其中文書寫閱讀能力比一般為低,但他們的邏輯一般較佳,所以王惠芬表示政府適宜開設廣東話培訓班協助學童學習及升學,也有利他們日後尋找工作。

她將會回返尼泊爾接受教育嗎?
 

 

在香港出生的尼爾的小朋友雖然擁有九年免費教育的權利,不過,佔80%的在港尼泊爾人是不懂中文,只懂說英文,有些甚至只懂說尼泊爾話。尼爾的小朋友語言不通,成為了他們最大障礙。由於有很多尼泊爾適齡齡兒童在香港要受教育時遇上不少困難,出現以下五種情況。

第一種情況,他們的父母送其子女到政府資助的學校讀書。其實,全港有7間由政府資助的中小學校接受少數族裔學童,如:油麻地街坊小學、李鄭屋官立下午小學、嘉道理爵士官立小學、保良局陳守仁小學等,而元朗區一間也沒有,這些尼泊爾父母只好送其子女到這些學校上學,但學額並不足夠,許多尼泊爾學童要花一年以上時間找到學校讀書,所以他們便要尋找其他途徑安排子女接受教育。

 

剛由尼泊爾回來的紅衣少年表示不太適應香港教育

第二種情況,他們的父母能負擔昂貴的學費,便會安排其子女入讀香港的國際學校。這種情況較少,因為尼泊爾人的收入一般,如要長期繳付昂貴的學費便是一項沉重的負擔。

第三種情況,他們的父母不能負擔高昂的學費,其子女便到社會找工作或送返尼泊爾讀書,完成學業後便返港工作。

訪問片段1(東主女兒)

訪問片段2(東主女兒)
商店東主的女兒就讀於地利亞書院

第四種情況,他們的父母送其子女入讀本地政府資助的學校。這些尼泊爾人童兒並不好過,很多時也被歧視,因為他們的口音、膚色和本地人不同,所以他們常被稱為『阿差』,遭受岐視,被同學排斥。

第五種況,他們的父母送其子女到一些設施簡陋的私人籌辦的學校接受教育。元朗區設有三所私立學校,而其中兩間更位於商場內。

這個女孩在元朗某小學就讀